我市把以工代賑打造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樣板工程,全方位、立體式規范提升以工代賑工作,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據悉,“十三五”以來,除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的以外,全市共計實施以工代賑項目59個,有效改善基本農田和灌溉面積11250畝,硬化鄉村道路104.8公里,小流域綜合治理面積達2.35平方公里。組織吸納2687人參與工程建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68人,發放勞務報酬900余萬元,極大帶動脫貧地區增收致富,實現建設一片、見效一片、帶動一片、全民共享效果。 市發改委多維度規范,加強以工代賑項目管理,建立健全覆蓋項目儲備謀劃、遴選評估、建設管理、資金使用、檔案管理、績效評價等的整套制度規范,推動形成以工代賑項目規范實施的長效機制。分階段對項目進度組織開展實地督導、交叉檢查、暗訪抽查,督促項目縣抓好整改落實,召開項目觀摩會、座談會、點評會,學習交流各地以工代賑項目實施的典型做法、管理經驗和工作亮點。不斷拓展和創新以工代賑新模式,從單一發放勞務報酬向資產量化折股分紅、設置公益崗位等賑濟方式轉化,構建“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全市將重點在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和農村產業發展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效推動農村人居環境面貌改善提升,預計五年爭取中央資金規模23872萬元,發放勞務報酬達到3995萬元。 |